書名 : 機會不等人
作者 : 金昇浩 著 李雪如 譯
出版社 : 喜樂亞
序言
藥,事關人的生命、事關減輕人的痛苦、事關使人生更加美好,而醫藥業是具有價值的神聖事業,自從進入醫藥業以來,這種神聖的使命感就深深地在我的腦海裹扎下了根,我與藥的結緣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不懈追求的必然結果。為了這份令難以釋懷的人生追求,我的藥局總是比別人早開張,晚打烊;為了不讓顧客失望,我讓藥局「無所不有,有求必應」;自己曾經騎著自行車,跑遍韓國全城所有的批發藥局找藥;也曾經把藥局售價的利潤最大限度地饋贈給顧客,而這些絕不是只有我才能想得出來的獨特的經營手段,而是大家都知道的經營之道,我不過是比別人多了一份去實踐的執著而已。令人感動的是,我為此得到了最好的回報,那就是眾多顧客對我們保寧藥局的信賴。
無論作為一個企業家還是作為一個平常人,我都認為對一個人而言,沒有什麼比贏得信賴更重要,正因為如此,世上最難能可貴的也許就是信賴和信用了。因為信賴是以誠實和正直為基礎的,人失去健康就等於失去了一切,同樣地,失去信用的人等於失掉一切。
部曲一 與藥結緣
世上有許多看似偶然的事,但追根究底,所謂必然的結果,不正就是這無數個偶然的機會所堆砌而成的嗎?這其中,我深信順利讓偶然的機運變為必然成就的最大助力,就是待人以誠,贏得別人的信賴。
如果我只把兒時在藥局接觸的那些藥當作一般點心看待,如果我不經過數年的軍旅生活洗禮,不具備堅忍不拔、忠於責任的特質,如果我沒有珍惜和姐夫共處的那段時光,沒有如飢似渴地拼命學習相關知識,如果我不執著地耗費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說服房東,假使沒有這些,那麼我的人生也許只不過是不斷遇到一些偶然的機會而已,船過水無痕,那並不能帶來一些必然的成就。慶幸的是,無論身處軍旅之中、還是從事製藥行業,我都能不斷地以努力的態度去面對所有事情,精誠所至,讓這些偶然而來的機遇,最後都能累積能量,開花結果。
恪守誠實,偶然也成必然。人生充滿機緣與變數,人們很難控制未來的旅程該怎麼走,也無法預測即將而來的險阻,人們能做的,就是選擇勇於面對自己的人生,並全力以赴。
部曲二 創業---從藥局到批發商之路
保寧藥局就是在這種強敵環伺的困境下起步的,我深知自己的種種劣勢,而唯一還能讓自己感到可與他們匹敵的,就是身為年輕人的魄力和堅毅的敬業態度。為了生存,我想我必須採取跟別人不同的行銷策略,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希望最起碼,我能對得起為我付出一切、無怨無悔信任丈夫的妻子,也為了使讓我投入全部身家財產的保寧藥局,能快一點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我不得不每日絞盡腦汁地規劃、馬不停蹄地不懈工作。深思竭慮的結果,我的經營策略方向大致如下:第一,給消費者一些特惠,把藥品價格往下調整到消費者可接受的低價限度內。第二,備齊藥品品類,力求應有盡有。第三,做好服務,盡最大力量滿足客人需求。說起來,這三個要點是每個商人都恪遵的經商原則。但愈是普通的道理,人們實踐起來往住愈不容易,因為人們常常把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束之高閣疏於實踐。
當時在製藥業界國產醫藥品生產方興未艾,大規模的藥品批發商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隨著國產醫藥品大量流通,原本以批發進口醫藥品為主的批發商生意不好做了,不少批發商悄然改弦更張,主要就是國產醫藥品的批發利潤較之進口醫藥品的利潤低。進入六○年代,有一半批發商倒閉。在如此不利的條件下,保寧藥局轉為批發商,引起大部分業內人士的嘩然,但是我認為既然巳經具備了轉向的規模和基礎,就不應該再固守城池,不思進取。如果逆向思考來看待這事,當一個個批發商都因經營不利準備轉向的時候,我獨樹一幟,反其道而行,也許危機就是轉機。
我認為,我們所以能以低廉的價格提供優質服務,因而贏得顧客,主要原因絕不是我憑藉雄厚的財力和資金回轉率,靠造成業內的不安、壓迫式的競爭,而是靠我們的真誠和付出。事實上,我之所以不顧有資金負擔,還是採取現金兌付,靈活運用特賣利潤大的特點,儘量給顧客讓利;同時想方設法備齊藥品品種,甚至於我自己親自東奔西跑求購稀缺藥物、或利用自行車部隊購藥,這些對找而言,不過就是因為做到「滿足顧客需求」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理由。贏得顧客的信賴就將贏得一切,我認為無論做人或者做為企業家,人生最重要的品德就是講信用,這是生活、事業、人生最不可或缺的。
部曲三 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追來的
有一次,某雜誌社記者採訪我,他問我:「您是不是因為比別人走運,所以能夠取得今日這樣的成就?」面對關於「命運」這類的哲學問題,我思索片刻後回答道:「說我走運,如果別人那麼想,我也承認。因為像我這樣連藥師的資格都不具備的人,居然擠身藥界,固然付出了數倍於他人的努力,但也不能絕對說沒有走運的成分。」要說我走運,不如說是我善用上蒼賜予我的機遇,這和走運是有區別的。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幾次機遇,我抓住並充分利用這種機遇,並且努力去開展事業,造就了今天的保寧,這絕非單單因為走了好運。我雖然不是一個善於抓住機遇的人,但重要的是我從來不是等待機遇,而是主動出去尋找機遇,而且一旦認準了路就義無反顧,矢志不渝,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咬定青山不放鬆。像那位記者所言,說我走運是事實,而運氣必須以努力和付出做為後盾,並掌握住時機,勇於挑戰,為實現目標百折不撓前進。
製藥關係到人的健康乃至於人的生命,在阿斯匹林投放市場的同時,我暗自發誓,絕不以商人之心製藥,而是要以減輕病人痛苦,造福人類為宗旨,成為一個心存濟世之心的製藥人。
儘管我所擁有的不過是狹窄的廠房、簡陋的設備,但是正處在創業激情中的我感覺是幸福的,因為我能夠抓住機遇,並為實現自己的抱負而忙碌,本身就是幸運和幸福的。機遇不會輕易出現,而且如果不能及時抓住就會轉瞬即逝,一旦認準了路就義無反顧,矢志不渝,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咬定青山不放鬆,我要馬不停蹄地從各方面做準備,一旦「水」到就使「渠成」。
部曲四 生藥製劑大夢與引進日本龍角散的技術
我之所以特別注意龍角散,不光是因為它在日本很有名氣,也不是因為它已是國外暢銷的藥品,想藉著它的名聲發跡。我特別注意龍角散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是暢銷百年歷久不衰的藥品,這其中一定有它的原因。當時我想,既然我苦心探索的研究發展計畫已經形成,又有了這樣的一個線索,我就把龍角散當作自己集中精力研究的對象。第一次完整地帶來有關龍角散資訊的是一個叫黃德鎮的人,由於我當時腦海中已經架構出某些日後企業發展的方向,並且也正致力於研究生藥發展以及引進日本相關技術,因此黃德鎮的龍角散資訊對我是正中下懷,他等於為我開啟了一扇希望之窗,令我豁然開朗。
日本方面要求我們提供有關保寧製藥社相關的企業資料,以及合作後要生產龍角散的設備、生產方式等細節。他們的要求一點也不過分,我們也沒有理由拒絕對方正常的商業合作諮詢。問題是保寧製藥的現實條件與對方要求相去甚遠,我們根本還達不到對方要求標準。考量到如果以正常方式用信函公文接觸,合作案一定會一觸即潰,我決定採取更積極的態度,派黃德鎮親赴日本面對面進行遊說。黃德鎮在洽談中充分地介紹保寧藥廠的各種優勢,還把即將竣工的聖水洞工廠的草圖拿出來,意圖展現保寧的實力與自信。但日方反應相當冷淡,他們只強調,想要合作就必須具備相當規模的生產條件,也就是要擁有現代化的設備。在這些硬體條件方面,他們連一點讓步的意思都沒有,任憑我們費盡唇舌,結果都是一樣。按照日方的說法是,不要聽我們抽象地描述計畫、抱負等等的空談,他們要現實地、看得見摸得著的設備與廠房,就這樣,有關技術合作的商談陷入僵局之中。這種狀態持續兩年之久,但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我絲毫沒有半點退怯、放棄的想法。
我心裡想這世上本來就沒有容易的事,更何況我在進行的,是實現自己生平最大夢想的事,在受阻的過程時間裏一定有它的價值,我認為做每件事情,它的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這可說是我生平做事的一種信念。即使我達不到與龍角散合作的目的,但最起碼在我的奮鬥史上不會留下任何令我遺憾的事,這是我對自己的一種期許。儘管日方的平淡態度始終沒變,但我們的說服工作卻不曾間斷,所謂十年磨一劍,這真是一個漫長、令人難耐地、既渴望又挫折、坎坷的過程。就這樣經過了一段長待,事情突然有了轉機,漫長地忍耐與等待終於有了結果,日本方面傳來消息:將派遣核心幹部前來韓國與我們進行實質談判,沒想到一直對我們的說服工作冷眼相對的日本方,終於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一如預想,我們談判的過程非常艱辛,隨同而來的計畫室長池田所提的條件更嚴苛地令人難以接受。後來我們才知道,池田是位處事嚴格仔細,凡事務求完美的工作者,在日本他有個綽號叫「鬼難纏」。池田就是這麼一個任何微不足道的細節,都要要求拿出預算計畫和資料的人,在我們的合作過程,他嚴謹仔細的程度可想而知。假如我不是個處事冷靜、相當自信的人,很可能一下子就讓他們看穿我內心的不安及窘迫,但越是這個時候,我越是努力做出一副胸有成竹、信心十足的樣子,在他們面前樹立起一個充滿信念、充滿自信的企業家形象。
沉香木是指把鋸倒的香木沉到水中,經過浸潤過的香木不但香味宜人而且還有利於防治病蟲,自古以來就屬珍貴之物。不知從何時起,製作沉香木的工法被人們遺忘,沉香木漸漸不再有人製作,很大的原因是,香木浸到水裡,一浸百年才得以修成正果,成為真正的沉香木。現實社會哪來這麼有耐性的人啊!我從這裡聯想到我與龍角散的合作過程,還真是漫長的忍耐和等待之旅,但即使這樣我仍然認為值得。不光是因為最後的結果令我滿意,而是因為奮鬥的過程中,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堅韌忍耐所孕育出的果實之甘美。
部曲五 龍角散生產的陣痛與問世
龍角散一在韓國內市場問世,就處在偏見、誤解、排斥等四面楚歌的困境,真正是名副其實的難產。面對消費者意外的反應,大家一時都怔住了。就好比費盡千辛萬苦得到的果實,正捧著要送給別人時,卻遭到別人的唾棄。這真是熱臉貼在冷屁股上,讓員工們無法面對,我又何嘗不是深有同感!然而束手無策並無法解決問題,於是我便開始著手分析失敗的原因,試圖尋找改進的辦法。
我認為最大的失誤,就是沒能準確估計因消費者固有的觀念所導致的重大影響。當時人們對進口藥品特別信賴,而信不過國產藥品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質疑國產龍角散品質。儘管原料技術和進口藥品一模一樣,我們明顯低估了消費者的心理對銷售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沒來得及琢磨如何應對韓國內藥界對我們此舉的指責非難。因龍角散生產上市所隨之而來的一切事端,使我們經歷了很多挫折,也增長了見識,尤其在包裝、及新產品上市之前的市場分析等方面累積不少經驗。包裝可以說是商品的門面,是與產品的知名度、銷售額有密切關聯的重要環節。如此看,我們第一批產品上市時,在一些重要的環節上出現了漏洞。基於這樣的認知,我把第一批五萬盒產品全部收回,重新製造容器、設計包裝。這次我親自參與鋁容器及商標印刷的設計更新,經過幾次改進,直到我認為看上去與日本的產品無異,或者可以說毫不遜色才算通過。我們把收回的龍角散全換上了新的包裝。這期間,我們經歷的困惱以及時間、金錢上的損失確實不小,但是我認為值得。我想既然認知到有差異就必須想辦法改進,絕不能因小失大。
關於龍角散的宣傳,耗去了我大量精力、財力,但我始終相信自己的判斷決策,相信精誠所至,最後總會讓廣大消費者和業內同仁心悅誠服地接受龍角散。一九六八年開始,龍角散終於徹底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不到一年時間,十五萬盒銷售告罊,比預期的目標還多出了一倍。
對於別人不肯傾囊相授,我們不能表現出遺憾或不滿,而應考慮什麼時候自己也能開發製造出令人羨慕的、只有我們才有的產品,這才是我們的課題。
部曲六 贏得信賴,才是最可靠的廣告戰略
為贏得信賴而努力,為保持這種信賴要更加努力。
部曲七 危機就是轉機,保寧為生存另闢蹊徑
企業經營有三大要素:人才,設備和資金。但凡事因人而起,由人終結,人才投資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投資。我認為好的人才應當具備一定的知識水準,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品格、充滿自信、並有發展的潛力,而我最強調的是要培養團隊精神。
部曲八 吉胃福適的成功與合成技術對外出口的經驗
我始終認為,保寧製藥抗生物質的合成及對外技術出口等方面的成功,不只是因為我們員工擁有好的素質,更是因為全體員工在簡陋環境中和不利條件下,不分晝夜、埋頭苦幹的意志和努力,才是我們獲得成功的關鍵。
部曲九 面對創業以來最大的打擊
一九七七年七月八日,正值安陽工廠建廠三周年,事業發展迅速的時候,不料五十年來最大的一場豪雨讓我們蒙受了巨大的災難。前一天晚上,安陽突然下起傾盆大雨,一夜之間降雨量達到四百二十毫米,而雨量相當集中的安陽和始興郡一帶,在下雨當晚,雨水已經淹到膝蓋深了。天還沒亮,我就跑到工廠查看,看到眼前的一切,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想到幾年來付出心血和努力所興建的工廠,轉眼間化為泡影,只覺眼前陣陣發黑。幸好沒有出人命,也幸好工廠才新建不久,廠房沒有坍塌之虞,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水災過後的第一個早晨,我看著龍角散、救心等藥品被退卻的洪水沖走,員工們來不及脫掉衣服就跳進胸口深的積水裡用塑膠盒打撈藥品,目睹這個感人的畫面,我在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東山再起。
當看到親手安裝的設備被淤泥弄得面目全非、精心製造的藥品被洪水席捲而去時,我甚至有點虛脫,心裡一片茫然。創業以來,歷經無數大大小小坎坷過程的我,面對洪水肆虐後的安陽工廠,無盡的茫然和巨大的挫折是從來沒有過的。然而,我不能就此倒下,因為我如果自暴自棄,那麼信任我、追隨我的員工們將比我更無助、更挫折。被淹的設備可以修復或取代、報廢的產品可以重新生產,但是如果員工喪失了鬥志,那是再多金錢也難以挽回的。洪水退了以後,我立刻換上工作服,穿上靴子,在兩百多名員工面前,我拍胸脯保證,我們一定會重新站起來。
我們的重建工作比評估報告所估算的提早八個月完成,這分明是個奇蹟。經過這次安陽工廠的救災及重建工作,我看到了隱藏在我們員工身上的巨大潛能。被淹的設備可以修復或取代,報廢的產品可以重新生產,但是如果員工喪失了鬥志,那是再多金錢也難以挽回的。堅強的意志與熱情是重建家園的最大原動力。
部曲十 苑南洞時代的來臨,迎接「青年保寧」重啟新戰場
青年之所以稱其為青年,是因為他具備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進取熱情、意志和未來的夢想。即使再年輕健康,如果沒有熱情和堅強的意志,對未來沒有夢想,那就像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反之,即使是一個衰老或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內心燃燒著追求未來理想的火焰,那就是個具有青春活力的人。
部曲十一 跨海打專利官司,正道贏得尊崇
過去只有以未來為前提,才會有意義,過去不論是成功或失敗,都可以成為預測未來的試金石。一直以來,我始終把「誠實、忍耐、努力」當成社訓,以此砥礪員工一起為保寧努力,如果說還需要補充些什麼,我想是共存共榮的精神。任何一個人或企業離開社會都不可能存在,尤其保寧是與國民健康關係密切的企業,離開社會、離開消費者,就等於魚兒離開了水。然而,知易行難,沒有博愛和寬容的心作為前提,想要共存共榮並不容易。企業應該把員工當成自己的家族成員,員工應該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如此一來,企業才能發展,以此為基礎,才能盡到對社會的義務與責任。
人生的得失,不是僅憑數字就可以衡量的,人生因為每個人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不同,而顯示出不同的內涵。堅持正道,訂下一個目標,作為自己人生成敗的標的,心無旁騖地勇往直前,這樣的人生就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部曲十二 小而美的保寧製藥集團誕生
一個一流的企業,不僅要有一流的產品,還要有相對應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管理機制和人員的素質。為了打造這樣的企業,必須致力於研發,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如果不重視研發,別說是創造一流企業,連生存都是問題,與其把精力放在如何把事業做大,不如看重以人為本的精神,這才是事業的根本。
部曲十三 二十一世紀的保寧,向百年企業的目標再邁進
我認為,一個人一定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磁鐵因為有磁場所以才能吸住鐵器,一個人的信念如同磁鐵,可以吸引物質、吸引人,乃至吸引幸福之神。你的存摺裡有多少金錢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心中的信念之根牢不牢靠?因此,希望你們始終都要堅定信念,充滿自信。另外,還希望你們學會以積極的方式因應不斷變化的形勢。思想決定成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是多少會以自我為中心在思考問題,向上積極的思考方式才能將人生導向成功的道路,再加上熱情和專業能力,那麼我們一定能獲得成功。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為了迎接千禧年、新挑戰,我們向全體員工宣布了一項戰略性的展望,我們把它稱之為「NEO 21」 。以求新、求快、求一流為主旨的NEO 21方案的三部曲內容如下:
Newly:不是新的就不要去做。
Early:比別人先一步想到,比別人先一步行動。
Only:在社會舞台上爭取成為最頂尖的角色。
也就是總是不斷地創新、總是不斷地領先、總是不斷地爭取最優的保寧意志的體現。一心成為能掌握時代潮流的一流企業,而集中體現保寧人進取意志的載體就是NEO 21。
年輕人要迎接未來,首先要具備融入數位時代的智慧與能力。我們生活在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裡,每天接收數百、數千計的資訊,要在這些資訊中獲得有利的情報並做出正確的判斷,必須具備相對應的分析能力。
附錄 高平貿易成功經營之路
龍角散台灣區總代理高平貿易公司的創辦人范木青,儘管家境不甚富裕,在早期的台灣,物資貧乏,以務農維生的家庭比比皆是,艱困的環境反而激發范木青力爭上游不服輸的個性,從小幫忙農務,也養成他務實處世、勤儉刻苦的創業家精神,日後許多以魄力克服阻力的企業經營之道,正是由這樣的環境開始培養。魄力,並不是天生的,最艱困的生長環境,往往是訓練勝利者的最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