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37 期
作者:何飛鵬
應友人之約,走訪他所住的大台北華城,印象中,這片土地讓張秀政、張朝翔家族一蹶不振,在張家沒落後,似乎華城應風光不再。沒想到,一到華城仍是欣欣向榮景象,不但舊屋去化、新屋也不斷推出,當年那種對折再對折仍無人問津的狀況不復存在,在經過時間的洗禮之後,華城重新甦醒了。
同樣的狀況,在台北北投的小坪頂山上,那一片土地,也不知讓多少房地產英雄豪傑深陷泥淖,而現在也重新活過來了,當時間改變了之後,歷史就要重寫,人的命運也要重來。
小時候,讀了不知多少有關時間的成語:「歲月如梭,韶光易逝」、「寸金難買寸光陰」……,理論上人類應該非常瞭解時間的重要,可是在人類成長之後,大多數人卻忘記了,時間變成最大的殺手,多少人輸給時間、錯估時間,一輩子的命運,葬送在時間上。
如果張秀政家族能夠撐到今天,時間會改變大台北華城的價值,他們不會倒閉。同樣的,所有的房地產大亨們,如果能夠歷經時間的考驗,他們都是英雄豪傑,只不過大多數地產玩家都在時間殺手面前倒下,他們走不過市場低谷,也迎不來市場的高峰。
看遍商場變化,我對時間有了全新的看法:商場上所有的投資、生意都是對的,除非你算錯時間,只有時間會讓你犯錯。股票市場如此,大多數人只要你氣夠長,沒有出場壓力,沒有利息壓力,你一定等得到獲利了結的時候。任何的生意也是如此,景氣有榮枯,可是只要你氣夠長,禁得起時間的考驗,你也不至於倒閉。
時間是商場最大的變數。而真正的商場大玩家,經常花錢買時間,大多數的市場購併行為,買的就是時間。
理論上,你只要有時間,大可不必花大錢購併,因為自己慢慢來全新打造一個,應該比買一家公司便宜。而為何要購併?時間是重要考量,因為可以即時展開所有計畫,迎接景氣變動。
時間也是最大的成本,但在損益表上卻看不見,也無法顯現,以至於變成生意上最大的殺手。
前述房地產業的例子,展現了時間的威力,其實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如此,只是有的行業時間的壓力不太明顯。但所有的生意人,成功的關鍵都是如何明確計算時間成本,掌握正確的進場時機,打敗時間這個商場的超級殺手。
對工作者而言,時間更是最直接的評價標準,一個工作者告訴我「多給我兩天,我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我冷冷的回答「我不需要做得更好,但我要你今天如期完成」。這說明了時間可能是最重要的考量,時間可能重於一切,只不過大多數的工作者,忽略了時間的重要,因為老闆看不到明天的成果,因為他很可能活不到明天,錯過時間的工作者,永遠是最壞的工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