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台塑打造石化王國-王永慶的管理世界
作者 : 黃德海 著
出版社 : 天下文化
出版者的話
王永慶對他的子女們的提示:「財富是社會暫時請我們保管的錢,一定要好好地使用。」
專訪王永慶董事長
回想起來,我們經營事業從無到有,並且發展成為今天具有相當規模的企業,其中一個絕對重要的基礎,就是儉樸的生活和勤奮的工作態度。
「六輕」計畫能夠付諸實現,純粹是依靠堅忍不拔,永遠奮發不懈的意志力量才能有所作為;而這在相當程度,也代表台塑企業成長歷程的縮影。這當中,我們雖然感慨萬千,但絕不怨天尤人。因為在我們的基本認知裡,時代環境所呈現出來的種種現象,實際都有它背後的複雜原因;由於那些前因的存在,所以產生了今天的後果,你怪它沒有用,怨它也沒有用。唯一能做的就是勇往直前,認定該做的事絕不妥協,更不退縮,總要設法克服一切,力求貫徹實施。也因此,我常常說:天下沒有容易的事,但也沒有努力而做不到的事!
第一章 從頭說起
貧寒的家境,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創業經驗,使我在年輕時就深刻體會到,先天環境的好壞不足喜亦不足憂,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的努力。
這些瘦鵝經過長時期的饑餓,如果生命力不夠強,可能已經殘廢而難以挽救。但是如果經過長時期挨餓仍不致殘廢,可見其生命力相當強韌,加以飼養以後不但很快就能恢復正常的成長,甚至成長情形比一般家禽還要良好。飼養瘦鵝的經歷給王永慶帶來了兩點啟示:第一,他認為企業經營在不順利時,要像瘦鵝一樣能忍饑挨餓,亦即企業家要有度過困難時期的勇氣和毅力。只要企業沒垮掉,一旦行業景氣到來,企業就會像瘦鵝一樣,迅速地成長壯大起來;第二,他說鵝之所以瘦的原因不在鵝本身,而在於農戶的飼養方法不當。企業經營也是如此,業績下滑的原因不是員工工作不夠努力,而是老闆的管理方法存在著致命的缺點所致。
人在困苦當中,往往會養成一種堅毅力,只要有適當的機會,有一定的條件配合,其成長就會很快,甚至會超越一般人。人的精神力量,就是這樣。
關於早期遭遇的困境,王永在回憶說,當時他看到整個倉庫堆滿了產品,一點都銷不出去,台塑的經營基本上已經陷入困境。當時只知道,塑膠產品很有前景,有發展的空間,如此而已。萬事起頭難,有困難還是要堅持做下去。
王永慶反問自己:為什麼這麼多林地被棄置不事開墾,林木任其自生自滅,甚至林班砍伐後的枝梢殘材也任其腐爛,不懂利用、不准利用。一方面是一條毛巾用得破破爛爛捨不得扔掉,另一方面則是林地與林木的浪費,看得見一條幾塊錢的毛巾,卻看不見三分之二林地龐大資源的損失,這真是不可思議啊!
第二章 輕油裂解計畫
我經常鼓勵我們企業同仁,在管理工作上一定要實事求是,凡事追根究柢,點點滴滴謀求合理化,做到止於至善。
王永慶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產業有「朝陽」或「夕陽」之分,而只有經營合理與不合理之間的差別,如果合理經營,「夕陽」也可變「朝陽」。市場蕭條與景氣循環有關,不可太過憂慮,但也不可馬虎。
第三章 投資美國
王永慶曾說:「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可能也是企業再投資與展開擴建計畫的時候。」說起來簡單,可是在經濟蕭條期間,企業界紛紛倒閉且一片悲觀之際,若是缺乏獨到的眼光和過人的膽識,做起來談何容易。
管理大師彼得.羅倫基向王永慶提出問題:「什麼是台塑的發展策略?」王永慶率直回答:「我實在不懂得策略的真正意義,台塑從來不做策略規劃,我們所做的只是營業動態管理。」看到對方面露疑惑,王永慶進一步解釋說,每年下半年,台塑便開始擬定下一年度的營業目標。而這一目標是以今年的實際營業做標準來設定的,也就是深入調查客戶的每月動態,並以其基本情況(如資金、設備)來設定目標,以確實掌握客戶需求量的增減變化,因為這樣設定出來的目標才有意義,以之推動業務才有效率。王永慶說:「什麼是市場?客 戶就是市場嘛,不掌握客戶,就沒有市場。」讓羅倫基感到好奇的是,對於像台塑這樣龐大規模的企業來講,王永慶是如何在日理萬機下來決定每一件事情的輕重緩 急。王永慶表示,他只做「異常管理」。所謂異常管理就是針對有問題的地方,馬上解決。如果沒有問題,那麼就看看能不能做得更好。
結語
王永慶發現母親生他兄弟姐妹八人,都是自行克服所有困難,然後又照常下床洗衣服燒飯,無一例外。對母親的「壯舉」,王永慶痛苦地回憶說:「這種徹徹底底刻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凡事從不期望依靠外力協助,全憑自己設法解決的意志及智慧,實在是聞所未聞。」王永慶的內心被深深感動,使他日後的經營管理受到了看似無形實則震撼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