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上要藐視敵人 戰術上尊重敵人- 宣建生
冠捷總裁宣建生,從八歲賣茶葉蛋的黑五類, 做到全球監視器代工龍頭,他求贏的信念是什麼?
他,戴著胡適文人般的小圓眼鏡,頭髮油亮整齊,語氣輕緩。若非一身西裝,坐鎮中和全球總部,你會以為他是文人或老師。但,他卻是擊敗三星的監視器霸主,冠捷科技總裁宣建生。
兩年前,冠捷打敗蟬聯十六年冠軍的三星,登上全球監視器代工龍頭。集團去年營收新台幣二千三百六十八億元,全球員工三萬人,分布三十多個國家。監視器年出貨量四千萬台,比第二名的三星多出一千六百萬台。
被逼著找生存法則 再強大的敵人,也有弱點可以擊倒
原來優雅外貌的底層,藏著旺盛、求贏的競爭力,外界封他為「監視器之王」。十九年前,他從接手快倒閉的艾德蒙公司(冠捷科技前身)到如今打敗三星,他說:「戰略上我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尊敬敵人!」對於國際級的敵人,他微笑應對:「有高手來能夠提升我的武力,這是好的!」
如此思維,與他來自一個鬥爭的共產社會有關。從小每天想著不被餓死,成了他血液裡的能量。因為父母逃亡來台,從五歲開始獨自一人留在大陸。「黑五類」(編按:指家庭背景屬於地主、富農、反革命份子、壞份子、右派份子五類人)的他為存活,八歲就獨自在街上從賣茶葉蛋過程中找到生存法則。
如今,生存法則使他成為「監視器之王」,下一個戰場是液晶電視,但這市場前面有老大三星,後有郭台銘的群創,目前液晶電視製造市場排老六的他要如何做到第一?「再強大的敵人,也會有弱點可以擊倒!」他說。以下是專訪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怎麼看待群創、三星與你的競爭?
宣建生答(以下簡稱答):有競爭、比賽,才會進步,人類不都是這樣進步的嗎?以前我要想辦法謀生,老虎要去抓羚羊,你跑得不夠快也抓不到。
我們做領導人,就是要讓同事清楚要有危機感。例如,我在台灣會告訴員工,我們有在大陸做設計的兄弟,設計的東西很好!就是逼他們要多去想、多去做。
問:所以你鼓勵內部競爭,不擔心競爭會變成資源內耗、搶資源?
答:可能會呀,但那是內鬥!不是說我要故意create(製造)競爭,競爭跟內鬥是不一樣的。
問:強調競爭,這點和你出身黑五類,鬥爭的共產社會有關?
答:(大笑)是啊!民國三十八年,我父母親隨著國民黨撤退到台灣,我一人和祖母留在大陸,就要去賣茶葉蛋、水果啦。剛開始賣,覺得委屈囉,別的小孩這麼幸福,我半夜還要去賣茶葉蛋,但還是接受這樣的磨練。去賣茶葉蛋,一天賣不到兩個,就要想辦法。別人跑得比我快,比我早,逼得我得去想,有沒有別的生存方法?那時才八歲。
問:八歲就很有生意頭腦?
答:沒辦法,被逼的。像到菜市場買雞蛋,我跟我祖母講,鴨蛋比較大又便宜,為何不能做茶葉蛋?奶奶說有腥味,不好吃。我說可以想辦法放五香、八角。
後來試試看煮一半熟,把蛋敲出紋路,味道就進去,更好吃。那第二次賣,人家說小夥子,你的蛋怎麼那麼大呀!我說你吃吃看,好吃的話,那以後人家就來買我的嘛。(苦笑)
被逼得沒有退路 只做一樣東西,非做得比別人好不可
問:冠捷是全世界最大的監視器大廠,你的生存法則也是被逼嗎?
答:(低頭想)是被逼沒錯。因為我們就做一樣東西display(顯示器),所以是聚焦,把一樣東西專心做好,後來發現做display根本做不完。所以我們就專注做一樣東西,那我們沒有退路,非做得比別人好不可。
問:只做一件事,不過成長過程中很多都會想說多角化,你如何拒絕誘惑?
答:誘惑很大的!但是我一直覺得這十年來,做一個企業的首腦,最難的是決定不做什麼,而不是決定做什麼。我也遇到很多要我投資別的,但後來還是覺得先把一樣東西做深,就做第一名。
問:但別人也在進步……
答:沒錯,但在戰略、信心上,我們要藐視敵人,為什麼?我沒有這個信心我做什麼呀?但在戰術上我們就要非常重視敵人,我們用什麼戰術來達到呢?當然要分析所有我們的對手,他的長處、短處都不放過。
問:為何說要藐視敵人?
答:鴻海、三星、LG,幾年前我們排到十名以外,他們都比我們大。為何要藐視敵人?我們都讀過歷史,看過多少戰役,以小勝大的故事太多啦。如赤壁之戰、淝水之戰不都是以小勝大嗎?只要找到你的方式,他不會全把市場吃掉啊。今天可口可樂再強,還是有一個百事可樂跟他對抗。我認為,一個企業只要找到他自己的活路、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的差異化就可以。
問:你如何評論你的敵人群創?
答:再強大的敵人,你只要看清楚他的弱點,就可以擊倒。發揮你的強處,不要好大喜功,不要去跟他正面衝突,那你就找到你的niche market(利基市場),找到你的存活點。 問:你的品牌(AOC)跟代工不會衝突嗎?
答:你說我的品牌會衝突,事實上非常少人來挑戰我,反而因為我有這個品牌(語氣大聲),我這個品牌變成是我的蓄水池,可以用來調節。像最近有一個日本客戶來,他只要兩、三萬台,我說沒問題,就把自己品牌的貨稍微晚交兩天,把生產線空出來給他嘛。
所以AOC是我很大的一塊叫buffer(緩衝),可以增加我的彈性,因為IT產業需要彈性;如果在面板過剩的時候,有人取消訂單,還可以用在自己的品牌,這也是我的一個利基。
問:這是因為AOC占營收比重不過一○%,等到變成一個主要品牌就會衝突,就跟華碩一樣,品牌越來越強,所以只好丟掉Apple跟SONY訂單?
答:分家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內部的資源爭奪得擺不平。資源擺不平就是說,這個人他在我公司裡面非常能幹,你今天不給他一個獨立的舞台去做,就留不住他!
第二,是被動,因為公司快不行了,你被逼得只好分家。我們是第三,很自然的在內部形成一個虛擬事業部,RD(設計研發)裡面有做品牌的,有做OEM(代工),銷售部門也是。我們分得很清楚,慢慢分家嘛,當然財務沒有切,工廠也沒有切,將來水到渠成的時候再來切。
問:所以你等於是先用虛擬部門,創造一個未來分家的可能性?
答:兩年前我們就開始。一定要有所備!絕對不要等到有一天環境逼你分家的時候,你匆匆忙忙分,分了以後又不清楚。
問:所以AOC下單給群創或者三星,你也OK?
答:OK,歡迎!今天我的客戶還不是下單給群創,so what(又如何)?我還不是跟他在爭,這個爭的氣氛已經在了。AOC去採購、決定跟哪一家買,要講出所以然來,要能證明群創或別人的資源更好,否則他就只有一次機會!這樣不是更能刺激我們進步嗎?
問:這樣的好處是?
答:我們就會看到他們的長處,那不是給我們機會進步嗎?那些反對的人就會沒聲音啦。而且今天我並不會因為少掉這兩百萬台,我就bankrupt(破產);相反的,我少掉這兩百萬台,但卻可以更進步!你得從大的角度來看。很多人認為競爭是內耗,事實上競爭的本質是進步,是開放。很多公司的盲點就在這,怕競爭其實是阻礙進步。
問:可是你們毛利比群創低……
答:毛利低是因為他(群創)上面有一個面板嘛,面板廠商有比較高的毛利,但是面板廠商在虧損的時候,哪裡有毛利?還不是一樣,你要把那塊切割開來,跟奇美、友達比才對,他(群創)的毛利沒有比他們多。當你把他切成兩塊,他的monitor(監視器)就只有三%,我四%到五%還比他們多。
問:不過,你們的毛利率正在往下掉是事實……
答:但我還有獲利,其實就是把基本功夫做好。做垂直整合、把品質做好、成本控制好,人人都在比基本功夫。
企業跟運動賽跑一樣 比基本功,還要比誰執行得最徹底
問:別人也在做基本功!
答:那就是比誰執行得徹底,你說運動員,第一名、第二名跟第三名,他們不都是在練兵,也不能吃什麼特效藥,最後就是看誰毅力好,練得更勤快。企業跟運動賽跑一樣。但企業主管通常會忽略了很多基本功,去想很多花稍的點子,而這些點子,基本上也要有人執行,連基本功都沒執行好,想出來的這些點子又有什麼用?所以把你的團隊、把基本功夫弄好後,新的點子一來,就能執行得更好。
問:基本功裡,你們哪些最強?甚至超過鴻海集團郭台銘?
答:我不知道該不該把我們這些秘密全告訴你們,哈!我相信他們事業部跟事業部之間的溝通,沒有像我們比較容易、速度、彈性。他有個集團,那我也可以利用這個形成盟友嘛,我可以利用股東資源。像我們買下飛利浦監視器製造(編按:二○○四年十二月),背後就不只是一個面板廠LPL。我要利用股東資源,這是我做總裁要做的,我絕對不會去dream I need a rich daddy(不敢想有個富爸爸),這是不現實的事(笑)。
遇高手才能提升武力 不怕郭台銘,只怕自己殺自己
問:所以他(指郭台銘)進來這市場,你不怕?
答:(思考兩秒)他是一個可敬的對手。如果有高手來能夠提升我的武力,這是好的。消極面當然是最好不要競爭,但人生沒有那麼簡單,敵人會隨時出現,甚至比你還強。但天無絕人之路,通常都是you kill yourself(自己殺自己),不是你的對手,都是你犯錯然後放棄一些東西,找錯的人,那你最後就垮了。
問:看你從商的經驗,似乎從來沒輸過,為何會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答:我常跟同事們說的就是,做第一名是最危險,為什麼?你手上捧十個蘋果在跑步,你假如今天是第四名,只有兩個蘋果,被拿走也只是兩個蘋果,但你有十個,等他們追上來,你一個蘋果都沒有,會輸得很慘!所以要非常戰戰兢兢,有危機感,在市場上聽到什麼不利的消息,我們就要馬上去應對,馬上去解決。例如有品質、服務、設計等問題,如果是fundamental(基礎)的話,我就會跳下來,別忘了,我只做一樣東西,哈。
問:這和你看過資本主義,也看過共產主義社會有關嗎?
答:(停頓…)我想是有的。我還記得要離開中國時,我祖母說,你要給我爭一口氣,我的PHD(博士學位)就是這樣子念出來的。從小的歷練,發生過那麼多事情,我覺得天大的事情都沒什麼了不起,已有了免疫力。
冠捷要靠垂直整合提高毛利
早在一九九○年初,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就找過當時任職艾德蒙總裁的宣建生供應連結器。「這些年他(郭台銘)成長得非常快,其實也算是我學習的老師。」宣建生說。
自從鴻海旗下的群創加入顯示器代工市場,誠如麥格里證券五月的報告標題寫著:群創帶來的是「慘烈的競爭」。因為群創有面板廠、結合鴻海零組件資源,提供給客戶一次購足的「total solution(完全解決方案)」,並預計明年問鼎顯示器代工冠軍。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張乘維認為,群創靠降低成本的優勢,將是冠捷未來想進軍電視領域的最大對手。
面對郭台銘的進逼,與同業的殺價競爭,冠捷今年壓力特大。第一季營收新台幣六百一十六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二一%,但毛利率下滑一.六個百分點,從五.七%來到四.一%。為了提振下滑的毛利,宣建生宣布要積極垂直整合,「不排除用購併方式加強競爭力。」換言之,冠捷也越來越像鴻海,亟欲加快垂直整合腳步。
冠捷副總裁段振華表示,目前背光模組以及沖壓等零件已經開始自製,「這樣做,毛利可以提高一%」。另外,透過增加自有品牌AOC的量,從原來的七百萬台到三年後的兩千萬台,「也能增加一%以上的毛利。」冠捷能否繼續在監視器與未來液晶電視稱霸,垂直整合的力量能有多大,將是關鍵。(文●鄭呈皇)
宣建生小檔案
出生:民國32年
學歷:布魯克林理工學院系統工程暨工業管理博士
美國波士頓大學系統工程碩士
經歷:31歲任美國奇異電器(GE)經理
37歲任台灣百事可樂副總裁
45歲任AOC艾德蒙總裁 現職:冠捷科技總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