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總經理這麼說---要贏趁現在
作者 : 邱義城 著
出版社 : 寶瓶
美國夢碎
我就這樣在大學玩了兩年,一直到大三那年,我才像是童話中小孩子發現了閣樓上的光,或是像小學那年被家人從逃學的路途抓回來一般,突然從書本中發現了「知識的樂趣」,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吸引了我去深究的興趣,校門外的一切五光十色瞬間都乏味了起來,知識的領域如此浩瀚寬廣,而我才剛剛打開大門啊!
我再一次找回了自己,也從那時開始認真的思考自己的未來,我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該不該往商業發展?然後我更確認了自己喜歡走企管的這條路,也決定畢業後要走商業路線,全力往企管發展。
去掉了職稱,來到了美國,我什麼也不是,那些大企業的主事者誰也沒將你放在眼裡。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幾乎就要瓦解。我告訴自己:我必須重新定義我生存的價值與競爭力。過去我一直用自己最弱的一環去打拚,就像用雞蛋去撞石頭,當然怎麼打,你都是輸家!但是換過來說,在當時的情況環境下,對中國人而言,我是一個美國通;對美國人而言,我是中國通,這才是我真正的優勢,找到了新的策略,我決定重新搬回台灣。
重新定義競爭力
既然決定要回來台灣,在之前我便仔細的思考了當時台灣的經濟需求,我的重點是在進到這些大公司去,了解這些公司到底在做些什麼?搞清楚他們究竟需要的是什麼。
「重新定義自己的競爭力」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重要的。你必須要擁有對時代最敏銳的嗅覺,可以identify那個時代最具競爭力的需求,畢竟人一生中所擁有的「機會」不會超過兩次以上,你若是希望自己擁有競爭力,眼光與目標就必須往那個方向前進。
這一次生意的成功,讓我真正的體會到:幫別人「製造價值」是很重要的。別人看來我可能很傻,有機會為什麼不大賺一票?但是我很清楚我的公司還是一個小公司,我沒有能力去做很多廣告、沒有人力去大量發行,於是我就該用「站牆角理論」,也就是「孤立變數」的方法去做生意。怎麼說呢?當我們資源有限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先減少可能影響的變數,就像是你站在一個窄巷中,對方即使有二十個人要打你,但是面對著窄巷中的高牆,還是得一個一個進來,沒辦法圍巢。
重振全國電子
人所有的問題其實不都在「取捨」嗎?我既然不需要那麼多的錢,就不用選擇案牘勞形的工作。
有朋友說:「你從美國回來,為什麼品味不高,還這麼土?」其實他們錯了,品味是留給自己的,家裡的裝潢我可以讓它充滿著氣氛,但是服務或商品就是要接近大眾,以實際的角度去看消費者的需要。
領導者的Golden Rule
我認為每一個主管都應該要重視員工的奇檬子(情緒),這是主管「帶心術」的第一個重點,人是活在掌聲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讚美與肯定。
現在有很多國際的創投公司,他在決定是否投資一家公司時,第一個「Golden Rule」不是你有沒有好的產品,而是觀察這個公司有沒有好的經營團隊與好的領導者。
無愧
雖然美國有很多太功利、太現實的作法我並不喜歡,可是他們卻非常講究「商業規範」,謹守利益迴避的原則。
世上沒有一定贏的賭注
如果事先將自己的目標予以分析,就能掌握對自己有力的資訊,對於達成目標就會較容易。
北歐航空(SAS)在連續兩年的虧損之下,仍然決定要投資四千萬美元的經費,從事顧客接待訓練等等一百五十項訓練,這項投資引起了許多反對,但就因為他們的總經理卡耳森經過分析之後決定將目標市場由原先的觀光客轉變為商務人士。不同於傳統降低票價、提高載客作法,北歐航空以歐陸客艙---「頭等艙的服務、經濟艙的價格」這樣的號召來吸引航運界的最大主顧。在一連串的改革之下,北歐航空,一年內賺進五千四百萬美元,並榮獲該年最佳航空公司的殊榮。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卡耳森的制勝關鍵為:「投其所好」、「掌握關鍵時刻」以及「強大的競爭優勢」。
當你在瞄準任何東西時,心無旁騖是必要的條件。眼中所看見的只有紅心,沉靜而迅速的掃描自己一遍,如果有任何不妥,就放鬆自己、重新檢視自己到沒有錯誤為止,最後再做出擊。
有前瞻性的產業為一圓(同時有著潛力及附加價值的產業),自己的核心能力與喜好為一圓,再將兩圓結合在一起,所交集的那一個部分就是最適合自己的產業了。
我當時非常不喜歡那個工作,為此每天都鬱鬱寡歡。經過一番考慮,我做出了放棄這應該有前途的職業的決定。但是我並沒有後悔,因我後來也選擇自行創業;從事進口消費性電子產品,也奠定了我後來在台灣經營連鎖事業的基石。
世界上沒有一定贏的賭注,但主動、積極、辨明機會、建立信心、確定人生目標就是邁向成功的首步。
快速灌頂法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著因應當時的職場需求,而最被需要的工作核心能力,你能比別人早一步擁有,整個人的職場價值自然要比別人高了一階。
如果決心一定要成功,就不能用平常人的思考方式。想要出人頭地,就一定要有出奇制勝的決心和勇氣,不拘年齡及身份。如果不能下定決心,一再以一般人的眼光衡量自己,以後必定只能成為一個普通人。
將每天一點的小努力全部加起來,就等於成功。決心是勝利的關鍵點,全力以赴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我們可以將勇者行為分成三方面來探討:
第一點是向專家學習。想要成功,單純的只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達到最高境界的,既然別人能夠成功,就代表著此人必有著過人之處,我們必須要積極地向有經驗或者是功力深厚之人請益,找出高手,幫助自己更上一層樓。
第二點是從挫折及解決問題中建立成長的契機。真正的勇者是不懼怕失敗的。這或許是老生常談,但這卻是自古以來所有的成功者都遵循的一條路。
最後一點是接受空前的挑戰。勇者的勇氣來自於他的智慧與能力,我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要發揮出最大的能力來接受最空前的挑戰,這樣才是一個勇者的作為。
把致富當成習慣
有意志力的儲蓄習慣其實靠的就是自律。換句話說,就是財富的形成必須要靠自律。
理財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掌握大趨勢。
趁年輕時累積各種know-how經驗,才是聰明之舉。
一條內褲理論---破釜沉舟的人生策略規劃
我自己心裡知道,我如果用和別人一樣的方法來準備這一次的考試,我只有走向失敗這一條路,我必須用不一樣的方法來解決我的困難。於是,除了擬出一份嚴厲執行的進度表之外,我還參閱了市面上所有的參考書,並挑出最適合我自己的版本,因為我的時間所剩不多,我只能挑出我自認為重點的部分來閱讀,從不花多餘的時間在非重點部分。另外,只要是單純能夠拿分的部分我一定是記到滾瓜爛熟,而那些較為艱深及枝節的部分,我就先略過不去理會。
許多失敗者的通病,他們不先求了解自己或是環境的情況,卻仍然用著過去或是普遍的作法,不知變通,原來便已落後,這樣又怎麼可能跑在競爭者的前頭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策略,運用策略,在最關鍵的時刻,取得競爭中的最大優勢。而一個成功策略的定義為何?就是運用有限的資源,極大化機會,極小化威脅,爭取最多的利益,扭轉乾坤。
我在許多的工作場合裡,還是會碰到許多部屬,每當我要託付給他們重責時,儘管給他們高薪、給他們權力,仍總是有人推托扭捏,說了一堆理由,其實就是不敢!就是沒有膽識。
當時我心理想的是,如果我將這個工作搞砸了,也沒有關係,頂多是換份工作,反正我也還年輕。或許這也就像朋友的「內褲理論」吧,最壞的狀況既然已經知道了,就不要害怕失敗,抓緊自己的策略,勇往直前。
活得努力,也要快樂
支持人們努力下去的力量是什麼?---希望。
所謂心靈改造最大的重點其實就是對於任何的挑戰要懷抱著希望,心存希望才是我們所擁有力量最強大的武器,才是我們遠離恐懼擔憂的最好方法。
把溝通化為成功的籌碼
溝通不良的原因有一大部份通常都是自己沒有扮演好聽眾的角色。要作為一個好的聽眾必須要能專注、保持開放的態度(不採負面態度)、不搶話、不猜測對方想法與排除自我意識。
我曾經在書上讀過邱吉爾及甘迺迪與人溝通的過程,這兩個公認的溝通專家與人溝通時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無比的專注。
不管你溝通的內容或對象為何,你的態度一定是要把對方當作小學生來看待,因為唯有對小學生說話時,才會把話完整的說清楚而減少不必要認知上的錯誤。
溝通時,詳盡的說明是十分必要的。
想要做好一個完美的報告一定要有萬全的準備,事前必須蒐集有用的資訊並多次進行沙盤推演,才能確保自己當天能夠保持最好的狀態。
大象腳下起舞
如果是個人,你應該要觀察團體中缺少什麼樣的人才,如果四周的同事都對網路沒有興趣,你就要下定決心去將網際網路弄通;如果大家的語文程度都普通,你就要去將一種語文學到比別人都強;你也許不是公司中最能幹的人,但只要有這一樣「利基」,你就是一個不可被取代的人才。
唯有自由的解放才有機會在最短的時間,放手一搏。我們不需考慮別人對我們的期望,也不用按照他們的意思塑造出自己的形象,那樣,最後可能卻成為了大眾期望之下的奴隸。要能夠擺脫情緒的魔咒,不要過於在意別人的感覺或是別人對自己的感覺,就算成為了人家眼中的好好先生,你可能還是失去了自己。
極大化的人生報酬率
只要你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懂得讓自己所有的努力有代價、懂得鎖定真正對自己重要的目標,我可以保證你此生必定不會虛度。
我年輕時第一次出國是去美國,但因旅費的緣故,我當時是單獨旅行,雖然增廣了不少見聞,但心中是有一絲絲稠悵與失落感,原因就是身邊少了一個可以與之分享的親人。對我來說,親情是不可缺少的。
假設明天就是你生命的最後一天了,你回首過去,什麼事情讓你感到滿足,什麼事情讓你感到遺憾,其實它們就是你人生投資的最好根據。你可能因為賺了很多錢所以對自己的一生滿意,你可能因為家庭美滿而感到滿意,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畢竟只要是自己滿意了,就是獲得了最高的投資報酬率。
超值的年代---大碗擱滿溢
在市場上存在著數以萬計的同行競爭,每一個業者都竭盡心力的想要吸引顧客前往消費,怎麼做才能夠在如此激烈的戰區中抓住消費者的心?所表現出的差異化是致勝的關鍵。
成為老闆心目中的寵兒
老闆的疑問萬千,回過頭來,身為一個部屬如果可以體會他的疑問,找到答案,不就是職場的寵兒了?
擁有卓越的能力固然是在辦公室裡最容易受到重視的一個特點,但卻只是一個「積極」的條件。
上司最需要的是一個實際能夠幫助他們分憂解勞的部下,沒有任何上司會喜歡給自己帶來困擾的下屬。因此所有的工作者都應該確確實實地達成上頭所交代下來的任務,並適時的給予意見,要讓上司有「交給你我就放心」的那種感覺。
設想事情時能夠想得多周到,就盡量想得多周到;通常上司們都是忙碌的,他們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設想一些事情的小節,而這些小節又非完全的不重要,身為別人的部下,這時若能夠多善解人意或細心點,用上司的立場去設想及執行,必能讓上司感受到你所貢獻的心力。
努力在三十五歲前成為巔峰人士
每一個人的成功祕訣是因人而異,在各人有各人的特質及資源下,應該選擇自己要走的路,因為這些是旁人無法代勞的。也就是說,當你面臨是要自行發展創業,或在某個領域成為一位專業人士,甚至繼續留在原有工作崗位以固守本分。這些都要你依據大環境的條件、自己的意志力、專業能力及資源來決定。
我認識一位在證券業的董事長,他最喜歡談論的話題,並不是他的成功故事,反而是當他二十八歲正值年輕時所犯下的大錯,導致被公司打入冷宮,那種屈辱使他差點無法承受,以致自暴自棄,但最後他克服了障礙及橫逆,決定面對一切逆境,在這痛苦的過程中他得到三個教訓: (1)投資股市最重要的是決心及掌握時機點。(2)除非環境陷入死局,否則情況必會回轉。(3)一個成功的人,面臨愈大的橫逆愈要樂觀。基於上述寶貴教訓,也造就他往後的成功。
訂定目標最重要的是目標的方向,而你的行動其實就是遵循著此軌道來運行。經由短期目標的完成,逐漸造就中、長期目標的訂定。我們要用策略來引導未來,用願景及行動來創造未來。要有強烈成就的欲望、不斷的自我提升、有效利用時間,再透過管理學的經驗以及理論,把自己當作是一家公司來經營。
有一個成功的重要法則就是不能把自己孤立在人群之外,盡量與友人保持聯繫、開拓人脈,多讓一些關鍵的人物了解自己的優點以及能力。也要懂得如何怖局(計畫機會),將自己放在一個有潛力、有價值的工作環境,養成主動接受新挑戰的習慣。
最簡單的領導定義就是如何影響一群人去達成組織目標的能力。好的領導能力並非天生的,其實這是一種專業,是可以學習及訓練的。因此,要步上職場的成功之道首先要不斷的學習管理、領導理論及實務,同時對自己的企業專長如人力資源、行銷、生產、財會與會計,不斷的進修。未來組織競爭力的優劣不是取決於組織實質的資源,而是其學習能力的强弱。競爭力取決於我們的學習力,這些有成就的人還不停的拚命向前跑,更何況我們呢?
擬訂作為中階幹部的管理白皮書
美國前總統杜魯門曾經說過:「領導就是能夠讓別人去做他們所不喜歡做的事。」
身為一個管理者有必要讓部屬了解服從上司命令為他們的天職。主管們必須讓員工了解的事實有三點:第一個是得讓員工知道,他不是來這裡學習的,他是來這裡貢獻的。二是要讓員工知道,他們既然拿了公司的薪水,就對公司有了義務與責任。而身為一個職業工作者,他的專業是不允許不聽從上司的命令的。
當管理者對於屬下的利誘具有吸引力的時候,通常都可以很順利地獲得部下的服從。我所說的「利誘」,不一定指金錢方面的,因不是每個公司都擁有以實質金錢作為利誘的條件,小如口頭鼓勵、假期,大至升遷,都是管理者可以嘗試的方法。
你是否有想過自己是否為一個稱職的管理者?如果你想確認的話,以下是必須做到的:一個稱職的管理者必須要能不靠自己動手做而達成目標,他必須要主動面對困難的工作,並將組織的力量推到最高點。他必須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及不斷的自我啟發。最重要的是,一個稱職的管理者一定要積極地培育人才,以增強組織部門的競爭能力。
身為一個管理者,一定要有如此的認知:你其實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而是一個最辛苦的人。對於組織所有的後果,你都得承擔最後的責任。唯有抱著如此的決心,才可能成為一個傑出的管理者。
注意專業經理人的挑戰及陷阱
當你在執行業務時,一定要以「目標」為完成任務的導向,不論是計畫的應用或是組織的協調都應該以達成目標或是解決困難作為考核的依據。更重要的是要以「系統觀」來思考,也就是說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以組織的最終目標為對象,而不是單單從一個部門的觀點來思考事情。
營造快樂的氣氛是重要的,但絕不是要你去做一個爛好人,對於這一方面的拿捏,管理者常會有兩難的情況出現,訣竅是私下場合可以與部下打成一片,但是正式工作時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規範及要求,但當然仍誠懇對待以及尊重下屬,讓工作環境盡量能夠以舒適、安全、愉快為原則。
一個經理人該小心注意的陷阱又是什麼呢?第一個陷阱,就是不要做一個與利潤無緣的主管。沒有利潤,就沒有公司,就沒有經理人。不管走到世界上任何一個所在,你都可以發現,評量一個經理人好壞的唯一依據就是獲利。而第二個陷阱就是---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萬能的。管理者就如同足球的教練,他可以在事前對球員做指導並嚴加訓練、教授各種策略,但是他並不能親自下場打球。
相信自己就是一家公司
個人其實就是自己最好的老闆,也是自己最忠實的員工: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把自己當做一家公司來經營。經營自己,和經營一家公司一樣,需要許多專業的知識來幫助自己、維護自己追求幸福的權利。
規劃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先設定自己的目標,然後再制訂程序或是規矩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大致上這就是規劃的定義。
規劃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較細部的組織工作。你必須先想好你要如何來達成目標,而為了要達成你的目標,你必須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精力或是該做什麼事來幫助自己達成目的。
接下來就是所謂的控制工作,如果自己的控制沒有做好,之前的工作很有可能都會前功盡棄。也就是說不管訂了什麼樣子的目標,如果疏忽了控制的工作,將會漸漸地遠離該有的表現。
我們也要定期檢視自己實際達成的績效與所定的目標之間的差距,並從中分析。假使差距很小,代表自己控制得宜,應繼續保持下去。若差距很大,就必須做出檢討,不管是自己努力不足或是目標不切實際,這些問題一定都得弄清楚。
魅力總裁學
一個好的公司領袖,一定要能夠塑造有價值的企業文化;對於公司員工來說,要能促使他們如此拚命的原動力其實就是工作的價值感。整個公司或是部門的領導人要能激勵他的部屬對於自己的工作有著一份認同感,要讓員工深信自己所做出來的工作是有價值的、對公司有貢獻的。這樣的激勵不但能讓員工在快樂的氣氛中追求自我成長,避免員工妄自菲薄或是推諉責任,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與有榮焉的榮譽感中,凝聚最佳的戰鬥能力,而達成任何目標。
領導者要營造出快樂的工作氣氛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不壓榨員工。二、適時鼓勵員工。三、合理授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