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一頁封面,九頁數字-何飛鵬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64


作者:何飛鵬


 


一個剛升上主管的小朋友,提了一份該部門的營運報告給我,鉅細靡遺的做了很完整的內部體質分析及外部競爭對手分析,最後當然也提出了該部門的未來營運計畫。我很欣賞他細微的分析,但對他所提的營運計畫十分不滿意,因為整個營運計畫充滿了文字的描述,缺乏可以檢驗的客觀數字。我告訴他:報告做得很好,但我不要文字,我只要數字,如果可以,十頁的報告,除了第一頁是封面之外,我希望其他的九頁都是數字。


 


「一頁封面,其餘九頁都是數字」,這是我從風險投資人那裡學來的經驗,當國外的風險投資(VC)公司對我創辦的公司有興趣時,我提了一個營運報告,他們看了我厚厚的報告後說:投資人沒耐性看文字,他們要數字,如果可能的話全部用數字來表達,因為數字才可以檢查,才能有效反映工作實況。


 


這個經驗讓我學到財務人員的工作習慣,只信賴數字,不相信描述。後來我嘗試把這樣的工作方法推廣到實際的工作中,發覺成效卓著。雖然我做不到所有的事都轉換成數字,但只要盡可能轉換,並有效的運用數字來控管工作,整體的工作效率就大幅提升。


 


舉例而言,過去我交代工作,通常只描述工作內容,但現在我會連結所有可能的數字。如交一份營運報告,我會連結什麼時間交、要交多長的報告、要涵蓋那些重點……。當然其中一定要有人員配置、投入金額、營運目標、成本分析、獲利目標……,如果再有跨年度的線性營運(YOY)比較,當然就更好。


 


這幾乎已經是以財務為核心的工作方式,因此我要求主管,除了本身工作的專業以外,第一個要接受的訓練就是財務報表的閱讀與運用,如果有人說對數字不敏感,或者說討厭數字,那我會說:你這輩子都不要當主管嗎?


 


雖然不懂財務,未必就一定不能當主管,但我要說:數字與財務是一種高效率的工具,就好像電腦一樣,現代人不會電腦,那是多不可思議的事!


 


其實懂不懂財務是一件事,養成連結數字的習慣更重要。舉例來說:如果想提高開會效率,只要建立幾個數字檢查指標,結果就不一樣了:如幾天前確定會議、遲到不超過幾分鐘、會議總長度確定……,只要管理這些數字,效果立現。


 


可以量化的工作,直接轉換成數字,當然不困難。但有許多事可能只是個概念、方向,是質量,不是數量,不容易量化。還有更多的事,雖然可量化為數字,但此數字無法強行管理,如業績,工作者就是做不到,要如何料理呢?


 


其實這只是工作習慣的改變和養成,我自己的經驗是,當我決定一切用數字來管理時,這是我運用科學化方法,與邏輯化思考的開始,我要的是告別直覺、告別一相情願、告別不精準、告別不切實際、告別口水,當我再三思考數字證據時,許多道理都清晰明白,做笨事的機會就變小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阿甘投資法:不看盤、不選股、不挑買點也能穩穩賺

書名:阿甘投資法:不看盤、不選股、不挑買點也能穩穩賺 作者:闕又上著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Part 1 看透市場本質 打造你的賺錢分身     巴菲特的第一投資定律是不要虧損,第二投資定律是不要忘 記前面第一項,以他這麼謹慎的性格和投資方式,他都還說到, 如果在股票市場,你...